人與人間的蝴蝶效應

十年前還在大學懵懵懂懂的我,沒事總抽空去參加學校的名人演講。學校四年下來,名人來來去去;我最有印象的,就是吳清友先生的演講。

我十年後仍然記得,他一身素裝,淡淡地說,誠品在那之前的十幾年來都是賠本經營;值到引進商場等複合式經營的概念,誠品才真正開始營利。他說,開公司不一定需要完全為了賺錢。他說,因為他覺得這社會,多讀書只有好沒有不好,所以他很以經營誠品為榮 – 就算前十年都在賠錢。

這跟我當年管理學老師老愛重複強調的 “經營企業的目的就是營利”完全相反。但,我很高興自己當年腦子、價值觀都還在發育時,聽了吳先生的一席話,讓我在鈔票的背後,見證了比鈔票還更大的力量。

回顧聽完他演講後的這十年 – 我周末如果跟誰約了在誠品附近,中間有空檔,我總會躲到書店裡去晃晃。我也曾有一段時間住在誠品敦南的附近。晚上如果閒著,我會走到誠品去逛新書及排行榜,買一本書,在隔壁的台北人小酒館讀,自娛娛人。值到我來美國後,如果別人問我台北哪裡值得去看看,我都還是忍不住推薦誠品,因為連美國這種先進國家,都沒有24小時不打烊的書店。我每每提起誠品、看到誠品時,都忍不住懷念與驕傲,因為它帶給我們這一代、太多人正面的回憶與鼓勵。

能夠擁有這一切;我感謝這社會上,有這些不完全以自我利益極大化為導向,願意利他、願意帶給社會正面的力量的人。就像我感謝誠品的經營團隊及背後董事們,在那十年內沒有因為鈔票而放棄般。在美國,也有例子如Google 創辦人 Sergey Brin,幾年前開始作灣區Los Altos市中心的房東,用比較便宜的價格出租土地給小企業經營,讓這片在灣區數一數二貴的土地上,仍能有多元有特色的小店。

 

我也感謝社會上,在各個角落默默堅持對的事情、或點滴行善的人。有我上次提到,堅持音樂理念而最終成為DJ的人 (連結在此)。因為他的努力不懈、又不為自己沒有興趣的音樂折腰,讓旁人莫不被他最後的出頭天所激勵。有異性戀者,願意替同性戀走上街頭爭取權益。有領養孩子或動物的爸媽,願意對任何人付出愛心。有純粹願意在生活中,多點同理心與關懷周 遭的你我等。

 

這些帶給人們正向力量的人,往往不清楚自己的影響有多大。吳清友先生可能不記得他十年前在哪個大學曾經講過哪段話,竟然讓我這位無名氏的價值觀從此有所提升;我DJ朋友可能不知道他自己的努力其實也激勵了旁人,讓大家覺得自己也能有志竟成;辦公室某甲近日看起來心情低落,你一句簡單的關心、找他喝一杯咖啡、講一個你今天在網路上看到的笑話給他聽等;你可能就這麼把他從原本瀕臨的憂鬱症拉回來。這些大小事,在人與人之間有如蝴蝶效應般,因為時間、距離等將其效應加倍放大。

 

吳清友先生當年所參與的各個演講中,只要有一位未來會成為大人物的人,聽進他講的話;我們未來就會享福於更多的良心企業。正面的行為理念,會傳染,更有可能在幾十年後突然又傳回自己的身上。

 

如果我們能認清這種蝴蝶效應,盡一分心力點點滴滴地為善、或盡可能地帶給人正面的力量;這一個很微小的意念,就能以不同種型式放大與延續。

 

這篇文章僅獻給吳清友先生。

 

本文07/21/17刊登於換日線

廣告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Twitter picture

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