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BA二年級時,我是學校就業中心輔導員之一,專門負責國際學生。工作內容大抵以練面試為主。後來我在追夢,也繼續當了段時間的輔導員,幫人練MBA的面試。
我從小到大,都對出一張嘴巴的事情很感興趣。而能有幸聽聽世界各國人才的故事,更是人生一大樂事。有些人一路爬著大公司的樓梯、有些人各領域都沾了點,每個人都有段不同的過去。
最讓我印象深刻的,是一個男生,本來朝九晚五地在大公司上班;上到一半,跑去東南亞一個抗愛滋的組織做事個一年半載。他講起這段經歷,小小激動地說,因為自己一直都很關心LGBT的行動,所以當發現很多組織成員為此所苦;他決定義無反顧地放下一切,追尋自己的理想。
面試這種事,其實就是在賣一個自己的故事。把自己的過往,對未來的理想,能力與個性等,包裝成一個品牌。其有意思的,就是每個人的故事都不同,所以沒有甚麼絕對。只有幾種大方向的概念、幾個說話的技術,抓準了,包裝自己故事的,就只有主子自己能決定。
每個人對包裝的看法不一 ;有些講話務實、有些黑白亂講。但只有一個話題,是想要拿到工作的都務必得口沫橫飛地賣的 – 那就是談自己有多想進這公司/要這個職缺。
二年級時,有個日本男生想面試我當年實習的公司。他來找我mock interview (模擬面試)時,談到對於醫療產業的熱愛,兩眼發光地看著我說,這是他從小到大的夢想。他那炙熱的眼神,有如日劇中男神把妹時一般堅定。
他最後拿到了我公司的offer,但去了google實習,做起跟醫療產業八竿子打不著邊的工作。
我後來也開始了,敲著各公司門的面試生涯。然而,雖然我大方向了解面試的技巧,但這些技巧只能幫我包裝,不能真正改變我的過往及個性。面試就像業務在賣產品,對於很多買家(面試官)來說,花言巧語比不上一個能讓人感興趣的產品。好的產品,不用講就可以賣。普通的產品,只能靠面試者不斷地透過有趣的例子串連自己的故事,或透過魅力縮短自己與面試官的距離。而不適合的產品,只能靠運氣,或透過念研究所或充足其他能力等先洗牌。
而面試最基本的功課,就是找出自己經歷中,跟位子需求的連結。做行銷常被問到的,莫過於些跟跨組織合作、數據分析、領導、挫折處理、解決問題等相關經歷。而這些經驗,最好透過前因後果,數據,個人學到的經驗,及建立跟職缺所需的共同點等來包裝。
另一項功課,就是這些經驗、及包裝出來的故事,不能互相矛盾。
有個Bain來的老闆,跟我分享他面試人的必考題 – 他會先問對方的個性 (挫折/高壓處理能力如何,強弱點為何等),接著考個案分析,並無所不用其極地刁難對方。這麼做,就可以真正應證對方的個性、及其之前答案的可信度。
他: 你一定很難想像,大部份的人在這邊就已經陣亡了。有些人說自己很抗壓,個案分析卻緊張地要命;有些人跟我說他很合群,結果個案分析答錯了,他卻指責是我沒跟他講清楚;有些人跟我說他數學很好,結果他的個案分析,竟然連幾個0都搞不清楚。
自從我公司今年初走了一批人,又不斷擴張後;我這幾個月來,每週都有些面試。風水輪流轉 – 我從幫人準備,自己面試,到變成了面試官。
你如果以前問我,面試甚麼最重要? 我會把MBA教的那套講給你聽。但在我幫行銷跟產品部門面試了各種職缺後,我發現自己當年的認知,其實只有一個面向。公司在學校爭才時,選才畢竟還有個大略的統一準則;出社會後,各公司在內部不同老闆的把持下,選才風格也就較有所出入。
我漏掉面試的另一大要素,就是機運。另言之,就是”適不適合”。
機運是能讓很多星星(面試官)排成一條線的可能。有些求職者經驗已經很豐富了,但偏偏競爭對手的經驗,又硬生生多了個幾年。有些人跟大家談話都很投機,但競爭對手是內轉,老闆又懶得訓練新人、、、等。我們公司某老闆甚至有過,電話面試了一個非常棒的人才,結果沒有找他onsite –原因竟是因為人資人手不足,最後漏請了這個人。等老闆發現時,最後一輪的面試已經結束了。
機運不是拿到工作最重要的原因,但沒有機運就拿不到工作。這也讓我日後面試,能比較放寬心。拿不到工作,不一定是自己包裝不力或沒價值。很多時候,可能是不適合、或運氣不好。
我跟同事A共同參與了一個面試,覺得某個人才各方面都非常出眾。但,老闆最後把工作給了另個人。老闆覺得出眾的那個太資深,可能做一陣子就會覺得這個位子不夠有趣。
我:天啊! 那人若發現這工作被另一個資淺的拿走,大概會很嘔。
A:但若他上任,發現這個位子不夠有意思了,他大概也會很嘔吧。
我:也是。面試這種事,好像很難說得準。比出眾,也許還不如比適合。
A:我最近開始用約會網站,跟不同的網友出去吃飯。我覺得這些網路交女友,就跟面試工作沒甚麼兩樣!先把自己的學經歷在網路上包裝一下,等妹上門。出來見面後,講自己的故事跟個性;再包裝一下,看兩方合不合…我每天都花好多時間在找工作(女朋友)。而我最後發現,合不合這種事,似乎跟多棒沒有絕對的關係。如果跟對方很合,妹說不定根本不管我多常上健身房或多有品味。這大概就像你講的,比出眾,不如比適合吧。
我:哈哈,找女朋友只要一個就夠了。當然是適合比較重要。
講完後,我忍不住偷喊自己傻瓜。工作也是只要一個就夠了。至少就每個階段而言,大部份人都只需要一個正職,多多並不益善。而這麼個唯一,當然是要找個合的。就像找對象一般,要找個能言善道的帥哥美女嗎? 還是找個能一起消磨時間,講垃圾話不尷尬的?
面試畢竟只是一個過程。而幸福,是找到真正適合的對象。
本文09/29/16刊登於換日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