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情不同,美德不同

老公的某女同事表現優良。女孩跟老闆討論自己績效,老闆對她讚不絕口地誇獎。女孩笑容滿面地看著老闆,說:

“謝謝老闆的抬愛。我會繼續表現!但老闆,不瞞你說,我最在乎的就是錢了。I am not here to have fun; I am here to get paid.  我抗壓性很高,我可以加班,我可以盡全力表現。我做得好,你不用給我pat on the back(拍背:愛的鼓勵), because I am doing my job. 但是我的動力來自於更高的薪水跟獎金,所以希望老闆幫我爭取,讓我能繼續表現。”

於是這位35歲的亞裔女孩,現在跟其他四五十歲的老闆們平起平坐,年薪報表。

這個故事聽了我眼珠子都要掉出來。因為身為台灣人,我常常把謙虛跟忍讓當美德,講話太直接更會不好意思,久了都快變鄉愿。

老闆說我哪裡做得好;我馬上說沒有沒有,甲乙丙丁都有功勞。老闆同事把我功勞搶走,我站在一旁安慰自己下次會更好。同事爭先恐後地報備著不重要的功勞,我坐在一旁默默忍耐大家浪費時間。別人問我最近工作如何,我總習慣先撿壞的抱怨,不好意思直接頌揚自己偉大的功績。別人丟給我不想做的事情,我用天氣不好身體不舒服等種種藉口推託,無法直接地說不。

在台灣能用的美德,跨越太平洋來到美國公司,變成重重的米袋拖著自己。謙虛忍讓委婉在台灣為標榜的美德,所以大家不僅盡量落實,更從小養成了細膩的同理心與觀察力。旁人話中帶話、說反話等,我們都能設身處地地去推測,這究竟是講真的還是隨便講講的。美國這種崇尚直接與自信的國家,很多老美根本不太猜別人在想甚麼。他們通常直率、愛表現、積極爭取、鼓勵有野心;造就大家不太需要學如何設身處地地猜測,因為大家想做甚麼都會直說。

於是在美國公司,該是自己的功勞,不好意思說出口,就是不懂得表達自己的優點及貢獻。想爭取卻隱忍不言,就是不懂得表達自己的意見及期望。不想要做的事情不好意思正面打槍說原委,就是說話做人不實在。不管謙虛忍讓委婉,都常會讓人誤認成沒自信或沒做好自己工作的象徵。想要甚麼就得開口行動;講得漂亮很重要,講了也不一定成,但不講就一定沒有。

這些溝通障礙久了甚至會造成,不知道自己想要甚麼的錯亂。我在MBA曾上一堂類似心靈成長與溝通的課;一班十五人,教授上課都會正面心靈轟炸幾個學生,來鍛鍊大家的心智與抗壓性。教授第一堂所教的,就是要大家凡事都只能說”我”,而不能隨意扯到”你”(除非在講一個發生的事件)。說任何事情,要直率地說 ”我”想要怎樣,用有智慧的方式表達。老師說,一般人通常在感覺不自在的時候就開始提到你、他、大家、路人甲等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。這種溝通不直接,久了會導致自己的錯亂,把自己的問題錯亂成旁人或大家的問題。我事後認為,謙虛忍讓委婉這些美德也很讓我錯亂。有禮貌、言不及義久了,我常得用力地提醒自己,究竟還記得自己想要甚麼嗎?

這些溝通障礙在組織中就成為管理障礙。老闆同事屬下都搞不清楚自己在想甚麼時,變成無法向上向下或平行管理。所以聽到老公的某女同事能夠這麼直接地幫自己、也幫老闆劃重點 –  “她會好好工作。有錢就做更好,跟愛的鼓勵或其他無關” – 很讓我受啟發。直接的溝通,能幫自己也幫對方省下不必要的時間精力,能讓雙方因為更了解彼此而知道該怎麼互助互利。所以我現在常常自我學習,心裡想的事情都要學會漂亮地講出來。講不出口的事,就要學會放下不想了。如果我需要旁邊的人常常猜我在想甚麼,那我得反省自己溝通不良。不應是”怎麼別人都不了解我?”,而是 “怎麼我沒有好好溝通,讓別人能更了解我?”


本文8/17/15刊登於換日線

廣告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